“中国食疗第一人”张悟本:声称绿豆可以治百病,被揭穿后如何了
2025-03-15 03:58:27
震后汶川旅游总攻略
汶川因地震而全世界知晓,2008年“5.12”的大地震给汶川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山河破碎,满目疮痍,百业待兴,坚强的汶川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经过前前后后八年的灾后重建,在最后S303省道的修成,汶川灾后重建完毕。这些年汶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基础得到极大提升,旅游产品精彩纷呈。
地理环境: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是中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汶川因县西汶水(现岷江)得名,西汉时为绵虒县,西晋改为汶山县,并为汶山郡治,北周始名汶川县,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历史。境内有卧龙自然保护区,为大熊猫的研究和主要繁殖地,四姑娘山为主要旅游景点。
水磨镇:精品小镇羌汉风情
重建新颜:被联合国人居环境理事会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的水磨镇,在重建后自然风光秀丽,地域文化浓郁,俨然是一个旅游精品小镇。震后经过广东佛山卓有成效的对口援建,水磨镇展现出“滨水小镇生态新城”的秀丽景象,成功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
春风阁白色蜿蜒曲折的台阶,主建筑羌碉和阁楼则分别是汉族和羌族的代表。西羌汇坐落于春风阁脚下,是水磨标志性景观之一。西羌汇的建筑立面结合了羌碉特色;碉楼碧它将现代的建筑、装饰艺术与传统西羌文化相结合,陈列着南风古灶烧制而成的陶瓷沙盘。禅寿老街两侧分布的春风阁、大夫第、万年台、字库、白塔等建筑风格集中国传统建筑体系之大成,体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和设计理念。
映秀新城:震后场馆看大师手笔
重建新颜:映秀新城有历史悠久的茶马古道驿站老街和汶川古道,以及独具特色的藏家新居。
国内外著名建筑大师参与设计的新建筑成为映秀新城的一大看点,这里有国家大剧院设计者保罗·安德鲁参与设计的抗震减灾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参与设计的河口纪念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参与设计的地震纪念馆及陵园。而映秀小学与映秀幼儿园由工程抗震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锡元团队负责设计。地震纪念馆的设计标准为抗震设防烈度8度。是展示地震灾害、抢险救灾、灾后重建、人与自然、抗震技术等内容的教育基地。目前,这些建筑已基本完工。
映秀还将运用虚拟技术、网络等数字化手段,建成全国首座数字化“5·12”抗震救灾纪念馆,其他包括牛圈沟震源点、地震壁画、堰塞湖、漩口中学、天崩石、白花大桥遗迹、减灾防灾、抗震建筑科技等系列景点,映秀作为震中纪念地将会成为世界地震遗址名镇。
三江乡:水乡藏寨玩漂流
旧景重现:三江乡位于汶川县西南部,地处岷江支流,寿江上游,山清水秀,拥有国宝大熊猫和活化石珙桐树等动植物资源。三江生态风景区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有藏、羌民俗文化,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景区是汶川县最早开发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汶川特大地震给景区造成巨大破坏,属极重灾区之一。
重建新颜:在惠州市的援建下,三江建成功能齐全、风景优美的藏家旅游集镇,目前已通过国家AAAA景区评审。如今,景区的旅游项目全部恢复,包括森林小火车、骑马、篝火晚会、野战、穿越、野营等。目前,“三江水乡藏寨”是三江乡藏家旅游集镇新品牌,以三江乡独特的自然水系、水景为背景,建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水乡藏寨,包括景区标志大门、藏家风情园、文化广场、明月湖、明月亭、藏族民俗文化小品、购物长廊、藏家乐群等。
三江生态旅游开发区根据河谷的形态自上而下分为景观河段、漂流河段、亚高山生态景观河段三段。景观河段的植被变化明显,河道蜿蜒曲折,河床多巨岩怪石,主要景点有刀关石、洞天飞珠瀑布、鸳鸯瀑布、百丈瀑布、青蛙石三景,磐石道园林,雪花塘跌水。漂流项目经过重新清理、规划后,相比以前漂流更加安全。两岸生长着碧绿如茵的草类和高80~100米造型美观的凤尾蕨。谷坡最发达的是野核桃林。而鸡心包至龙池沟段是亚高山生态景观河,其中“树中树”及“独木成林”景观令人赞叹不已。
卧龙自然保护区:国宝之乡重见阳光
旧景重现:卧龙自然保护区地理条件独特、地貌类型复杂,风景秀丽、景观多样、气候宜人,集山、水、林、洞、险、峻、奇、秀于一体,还有浓郁的藏、羌民族文化。区内建有相当规模的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保护动物繁殖场;有世界著名的“五一棚”大熊猫野外观测站;有国内迄今为止以单一生物物种为主建立的博物馆的大熊猫博物馆。
卧龙自然保护区以“熊猫之乡”、“宝贵的生物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享誉中外,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区内共分布着100多只大熊猫,约占全国总数的10%。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野生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和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重建新颜:因为“熊猫王国”的特殊性,卧龙保护区享受到了特别待遇,由广东和香港一起援建。新的研究中心选址卧龙保护区的耿达乡神树坪区域,预计投资近3亿元。新研究中心建成后,将承担起大熊猫饲养、大熊猫野化培训和野生动物公众教育三大功能。新研究中心设计有饲养圈舍30套,繁殖圈舍20套,科研试验室1座,兽医院1座和大熊猫保护培训与环境教育中心1个。中心还配有小型野化培训场10个、中型野化培训场10个和大型野化培训场3个。截止2015年春节后,熊猫已成功入驻耿达乡神树坪区域,现已全面开放。
草坡是卧龙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自然旅游资源种类多,品质高。 藏羌风情浓郁,原始森林面积广阔,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适温针叶林等植被;有大熊猫、金丝猴、白唇鹿、牛羚、小熊猫等国家级保护动物;有水质好的热水温泉,高山体能训练基地等旅游项目。
四姑娘山:青山绿水好风光
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东北角,汶川县与小金县交界地区,矗立着四座终年积雪、耸 入云大的山峰,就是四姑娘山。在保护区内海拔 5000 米以上的 101 座山峰中,四姑娘山最为雄伟高大,主峰海拔 6250 米,现已向国内外登山运动员开放。
重新的布局,显得格外明朗,新的景色想必已经很多人感受,更多的展示,是心灵的触碰,更是心的体验。
下期预告:
四姑娘山和大熊猫的故乡
关注我们,最新的、最实惠、最好玩的旅游攻略
等你来撩!
我是你们小编
鱼腥草
2025-03-15 03:58:27
2025-03-15 03:56:13
2025-03-15 03:53:58
2025-03-15 03:51:43
2025-03-15 03:49:28
2025-03-15 03:47:14
2025-03-15 03:44:59
2025-03-11 19:28:01
2025-03-11 19:25:46
2025-03-11 19:23:31
2025-03-11 19:21:17
2025-03-11 19:19:02
2025-03-11 19:16:47
2025-03-11 13:28:53
2025-03-11 13:26:38
2025-03-11 13:24:23
2025-03-11 13:22:09
2025-03-11 13:19:54
2025-03-11 13:17:39
2025-03-11 13: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