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故事概括,三打白骨精内容概括500字
2023-10-05 19:57:29
三纲五常是谁提出的,三纲五常是董仲舒还是朱熹提出的?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是,从宋代朱熹开始,三纲五常联用。
出处:《论语·为政》“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马融曰:‘所因,谓三纲五常也。”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先有三从四德,后有三纲五常。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仪礼·丧服·子夏传》
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周礼·天官·九嫔》
以上是三从四德的来历,可见三从四德在春秋时期的儒家典籍就已经出现了。三纲五常来源于董仲舒的《春秋繁露》,董仲舒是西汉人,比《周礼》等书成书的时间要晚。
这是董仲舒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提出了的理论。“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体现了整个封建统治的各种关系,成为封建立法的指导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控制人们思想、防止人民“犯上作乱”的思想武器
三纲、五常这两个词,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书。但作为一种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容,它渊源于先秦时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
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在人伦关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责备三种关系是最主要的,而这三种关系存在着天定的、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君为主、臣为从;父为主,子为从;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三纲皆取于阴阳之道。具体地说,君、父、夫体现了天的“阳”面,臣、子、妻体现了天的“阴”面;阳永远处于主宰、尊贵的地位,阴永远处于服从、卑贱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确立了君权、父权、夫权的统治地位,把封建等级制度、政治秩序神圣化为宇宙的根本法则。
董仲舒又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治国者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他看来,人不同于其他生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五常之道。坚持五常之道,就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董仲舒。三纲五常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最早渊源于孔子,董仲舒对五伦观念作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
汉武帝时期。三纲、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但最早源于孔子。“三纲”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是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纲五常经过董仲舒改造以后,形成比较完整的伦理思想体系,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哲学。
具体内容:“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协助“三纲”来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之间的关系。他根据“阳尊阴卑”的理论,论证君、父、夫的尊贵地位和绝对统治权力的合法性,作为他们的对立面的臣、子、妻则只有服从和被统治的义务。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人,西汉哲学家,儒客大家。
2023-10-05 19:57:29
2023-10-05 19:55:23
2023-10-05 19:53:17
2023-10-05 19:51:11
2023-10-05 19:49:05
2023-10-05 19:47:00
2023-10-05 19:44:53
2023-10-05 19:42:47
2023-09-28 18:14:55
2023-09-28 18:12:49
2023-09-28 18:10:43
2023-09-28 18:08:37
2023-09-28 18:06:31
2023-09-28 18:04:25
2023-09-28 18:02:19
2023-09-28 18:00:13
2023-09-28 17:58:08
2023-09-28 17:56:01
2023-09-28 03:04:24
2023-09-28 0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