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电影《红楼梦》全剧唱词是什么 越剧《红楼梦》全本唱词
2024-01-11 12:43:31
1949年4月北海银行总行迁入 1949421渡江战役
1949年国庆节后,国家领袖毛泽东处理完一天的繁重工作,在办公室伸了个懒腰,然后点燃一支香烟,用力吸了一口。
就在这时,秘书拿着一封信件快步走了进来,毛泽东接过来一看,竟然是多年未见的恩师罗元鲲寄来的,急忙打开信件查看。
毛泽东一眼就认出了罗元鲲的字迹,并以最快速度读完了这封信,半晌后,毛泽东将信件用力拍在桌子上,深深叹了一口气,随后拿起电话,不顾夜深紧急约见老同学周世钊。
很快,周世钊就坐着毛泽东的汽车来到了中南海,两人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半夜十二点多了,毛泽东有些愧疚地对周世钊说道:“真不好意思,大半夜把你叫来,有件急事,非你不可!”
周世钊好奇地问道:“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毛泽东拿起罗元鲲的信,递给了周世钊看,只见信件上已经被毛泽东做满了记号。
看完信后,周世钊也深深叹了一口气,毛泽东见状紧紧握住周世钊的手,郑重地说道:“这件大事,只能拜托给你了!”
图 | 毛泽东在中南海(油画)
罗元鲲,曾是毛泽东在一师就读时的历史老师,1906年,罗元鲲从湖南中路师范学堂毕业后,就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教师,数十年如一日,教书育人,诲人不倦,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
当时几乎长沙的所有学校,都有罗元鲲的学生,明德、长郡、长沙师范、省立一师、五中、湖南高师等学校,都留下了罗元鲲执教的身影。
罗元鲲在省立一师任教的时候,正好是毛泽东的历史老师,他的广博学识,给毛泽东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916年,湖南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曾继梧曾邀请罗元鲲当官,共同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当时正好是暑假,闲着没事干的罗元鲲也就答应了,成为了曾继梧的机要秘书。
一开始两人约定了三个月,但是在中秋节的时候罗元鲲就悄悄搬走了行李,曾继梧知道后亲自质问罗元鲲:“你怎么不说一声就走了?”
罗元鲲笑着回答:“当官我实在不感兴趣,还不如教书好。现在问你要事情做的人也不少,正好我把这个位置让出来,我继续当我的教书匠。”
曾继梧被罗元鲲的发言给气笑了,既然罗元鲲志向不在此他也不好硬逼,只能作罢。
放到如今来看,很多人都会笑话罗元鲲放着官老爷不当非要当个教书先生,但这也正是罗元鲲一生追求的风骨,宁当教书匠,不做糊涂官。
在旧社会里,打牌、吸烟等恶劣行为在社会上都是很常见的行为,尤其是在达官贵人之间,罗元鲲当时在长沙的社会地位也不低,但是这些“坏毛病”他一概不沾,并且对这种行为深恶痛绝。
当时一师的一些老师非常注重“排场”,即使没有汽车接送,起码也得有黄包车代步,罗元鲲先生从来不坐黄包车,更不坐轿子,到哪里都是靠双脚走,别人问他为什么,罗先生总是笑着说:“我不忍心坐在别人肩膀上!”
图 | 毛泽东与同学合影
毛泽东回忆中的罗元鲲先生经常穿着一件深蓝色的粗布大褂,夏天脚上穿一双草鞋,冬天穿一双粗布鞋,和其余西装革履,梳着时髦油头的先生站在一起,罗元鲲就像是个农夫一样,不像是一个著述等身的学者。
实际上罗元鲲每周至少要上30节课,经常备课到深夜,他不喜欢在课堂上讲废话,尽力将所有资料都整理好,用最简洁的语言向学生传达更深度的知识,这也就导致上罗元鲲的课,必须要打起12分精神,稍微一走神,可能就会错过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除了教书育人,罗元鲲还非常具有钻研精神,是我国贡献很大的历史学家,他的著作《史学研究》《中国近代百年史》《本国史谈》,都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鸿篇巨著,为后世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历史材料。
图 | 罗元鲲编写的历史书籍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前熙熙攘攘,人声鼎沸,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一道见证新中国成立的重要历史时刻。
罗元鲲虽然没来北京,却也参加了长沙的游行队伍,他高举着毛泽东的画像,和长沙人民一道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游行活动结束后,罗元鲲内心依旧汹涌澎湃,他清晰地记着当年一道同毛泽东闹革命的所有进步学生,蔡和森、张昆弟、陈昌,为了革命的胜利,这些年轻的生命壮烈牺牲在黎明到来之前。
情绪难以冷静的罗元鲲提起笔,决定给毛泽东写一封信,他铺平纸张,平复了一下情绪,提笔写道:
润之主席勋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回顾一九二七年长沙一别,至今已二十三年……
写完信后,罗元鲲仔仔细细地将信纸堆叠,装进了信封里,让家人去寄信,这一刻的他内心又开始不平静了,毛主席公务繁忙,每天为他写信的人不计其数,他真的能收到自己这封信吗?又或许他早已忘记自己这个老师了…
就在罗元鲲胡思乱想的同时,毛泽东在中南海面见了自己曾经在一师就读时的同学周世钊,毛主席详细询问了周世钊关于恩师们的所有消息,尤其是罗元鲲先生的近况。
图 | 周世钊
几天后,毛泽东就收到了罗元鲲的这封来信,秘书一交给毛泽东,毛泽东就拆开信件,迫不及待地阅读起来。
罗元鲲用温柔的话语诉说了对毛泽东的思念之情,庆祝中国共产党推翻“蒋家王朝”,取得了革命的大胜利,罗元鲲因为有毛泽东这样的学生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除此之外,罗元鲲还向毛泽东转达了曾经一师的恩师们的现状,袁仲谦先生早已去世,张干、刘策成等人仍然健在,但是生活比较艰难,袁仲谦先生遗孀戴常贞生活穷困潦倒,好在新中国已经成立,要不了多久,大家的生活就会好转起来。
老师的乐观并没有让毛泽东得到安慰,他放下信件,深深叹了一口气,内心焦虑无比,左思右想,决定给周世钊打个电话,共同商量此事。
毛泽东打电话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不过周世钊还是起身接了电话,得知毛泽东有急事要找自己,周世钊想也没想就披上衣服,坐上毛泽东派来的汽车,踏着茫茫夜色直奔中南海而去。
周世钊来到中南海的时候,只见一片漆黑的建筑物中,只有丰泽园方向依旧亮着点点灯火,司机见状加快了速度,一脚油门就停在了毛泽东门外。
毛泽东听到汽车的声音,赶紧迎了出来,将周世钊带回了屋内,周世钊进门后抬头一看表,已经是半夜十二点多了。习惯深夜工作的毛泽东看了看时间,有些愧疚地说道:“敦元兄,真不好意思,大半夜把你叫来,有件急事,非你不可!”
周世钊丝毫不在意毛泽东深夜叫自己来见面,只是关心地问道:“什么事情这么着急?”
随后毛泽东将罗元鲲的来信交给了周世钊,说道:“这是我们历史老师罗元鲲先生的来信,你看看再说。”
图 | 周世钊
周世钊接过信,只见毛泽东已经在信件重要的内容上做好了标记,周世钊两三眼就看完了信,放在了办公桌上,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毛泽东看他如此,问道:“你认为该怎么办?你最了解情况。”
周世钊摆摆头,无奈地说道:“其实这些问题我早有耳闻,但是无能无力,又不愿因为这些事情给你添麻烦。蒋介石逃跑的时候,钱呀粮食呀,只要是能带走的,全给抢走了。”
听到周世钊的话,毛泽东更加着急了:“但是人不吃饭不行啊!我们韶山有句老话,一日饿饭一身软,两日饿饭身打抖,四日饿到五六日,阎王不请自己走!”
说到这里,毛泽东用力拍了拍办公桌桌面,感叹道:“现在已经解放了,怎能让老师饿肚子?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周世钊知道毛泽东为难,但一时也想不出办法,只能坐在椅子上发呆,毛泽东突然开口说道:“不如这样吧,凡是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员,一律聘任,跟机关干部一样的待遇,老弱病残者要重点照顾,解放地区要在一个月内恢复上课,你看怎么样?”
周世钊认真地听完毛泽东的安排,用力点点头说道:“我看很好!”
“那我就和恩来商量一下,明天你就回长沙吧,我马上派人给你买飞机票。”毛泽东兴奋地说道。
随后毛泽东踱步到书桌前,拿起一支笔说道:“我马上给王首道写一封信,请你带去,顺便代我问候罗先生。”
周世钊点点头,说道:“这样就更好了!”
离开丰泽园的时候,毛泽东紧紧握住周世钊的手说道:“这件大事,只能拜托给你了!”
第二天,周世钊就离开了丰泽园,他带着毛泽东的亲笔信和对罗先生满满的思念来到了湖南省政府,王首道看完毛泽东的信后当即去安排了,周世钊又带着信来到了罗元鲲家里。
罗元鲲激动地打开毛泽东的亲笔信,爱不释手地读了好几遍,又亲自拿起笔将这封信抄下来留作纪念。
图 | 毛泽东的亲笔信
1952年9月,长沙天气炎热非常,罗元鲲穿着单薄的汗衫,在书房整理编撰手写的《第一师范时代的毛泽东同志》。
突然,院子里传来了周世钊的声音:“罗先生,罗先生在家吗?”
罗元鲲赶紧快步走出去,周世钊急匆匆地对罗元鲲说道:“刚才,省委通知我,邀请你和张干先生去北京与润之叙旧。”
什么?罗元鲲高兴得差点跳起来,紧紧拉着周世钊的手,又问了一遍:“真的?这是真的吗?什么时候出发?”
周世钊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接着说道:“就这几天,根据润之的意见,将会派一位同志专门护送你们进京!”
“润之考虑问题真周到啊!我很想去见他,但我教了一辈子书,哪有钱去看他呢?这太感谢润之了!”罗元鲲激动得走来走去,不停地念叨着。
9月21日,罗元鲲、张干和毛泽东在韶山的老师李漱、启蒙老师邹培春的儿子邹普勋四人成行,一同乘坐火车前往北京面见毛主席。
一到北京,毛泽东派来的专车就将几人接到了北京远东饭店休息,看着酒店富丽堂皇的装修,罗元鲲内心深受感动,现在的国家真是越来越好了,咱们普通人也能住上大酒店了。
接下来的几天,由于毛泽东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工作人员就带着众人在北京参观游玩,虽然没有见到毛泽东,但是罗元鲲依旧玩得非常尽兴。
毛泽东的秘书叶子龙专门带着几位老人去王府井量身定制了一套呢子衣服,还给众人送来零花钱,毛泽东的周到细心再一次感动了罗元鲲。
图 | 毛泽东秘书叶子龙
26日,是罗元鲲一行人抵达北京的第五天,这一天大家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毛主席,上午十一点,毛泽东的专车抵达宾馆,接众人一同去中南海丰泽园的家中叙旧,为了欢迎恩师一行人的到来,毛泽东专门准备了湖南口味的家常菜。
毛泽东早早就站在家门口等候恩师一行人的到来,罗元鲲来到后,毛泽东赶紧走上前亲自为罗先生开门,又扶着罗先生下了车,罗元鲲看到眼前的毛泽东情绪非常激动,张口还没说几句话就带上了哭腔。
毛泽东安慰了先生几句,李敏李讷就跑了过来,毛泽东高兴地对女儿说道:“你们天天说这个老师,那个老师的,这是我的老师,你们要叫太老师!”
李敏李讷乖乖地叫罗元鲲为“太老师”,罗元鲲高兴地摸了摸两个小姑娘的脑袋,就在这时,毛泽东突然开口说道:“翰溟先生,我要再次感谢你,多亏你前年给我写的信,反映了教师生活的问题,帮了政府大忙啊!”
“现在美国佬在朝鲜捣乱,我们自己又没有经验,先生研究历史,以史为鉴知兴衰,希望先生多发现问题,像以前一样,对我们提出意见!”
毛泽东的这番话让罗元鲲有些不好意思,老先生连连摆手,谦虚地说道:“不过是些腐儒之见!”
毛泽东笑着摇摇头,接着问道:“翰溟先生,你现在还在写书吗?”
说到这件事,罗元鲲叹了一口气,回答:“现在年纪大了,力不从心了,偶尔写一点。”
“我在一师的时候,喜欢听您的历史课,喜欢看您写的历史书,您以前写的书,还保存着吗?”
罗元鲲点点头,回答:“日本人打过来的时候失散了一部分,大部分还保存着!”
毛泽东连忙急切地问道:“能借给我拜读吗?”
罗元鲲哈哈一笑,润之想读能有什么不愿意的:“当然可以,回去我叫人送来!”
图 | 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
众人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气氛十分热烈,过了一会儿,饭菜准备好了,圆形的饭桌上摆着几道简单的湖南家常小炒,湘笋炒肉、油炸青椒、莲子炖鸡、红烧肉、空心菜、小白菜,外加一碗鱼汤,这就是几人全部的午餐了。
众人落座后,毛泽东特意为罗元鲲先生夹起一块湘笋,结果一个不小心掉在了桌子上,毛泽东见状立马用筷子夹起来,当着众人的面放进了嘴里,笑着说道:“桌子上,不脏的。”
罗元鲲却被眼前的这一幕深深震惊,一个国家主席,平常资助别人都是几百上千的花,却连掉在桌子上的一片湘笋都舍不得丢,还要自己捡起来吃掉,看到这一幕,罗元鲲内心非常不是滋味,每每谈到此事,罗先生都忍不住掉下眼泪。
图 | 不舍得浪费粮食的毛泽东
吃过午饭后,毛泽东带着罗元鲲等人在中南海参观游玩,罗元鲲发现中南海的许多建筑上都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什么台、什么园的,十分文雅有趣,一时动了心思。
在参观钓鱼台的时候,罗元鲲终于忍不住了,硬着头皮对毛泽东说道:“润之,我有一件事想求你,行不行?”
毛泽东笑着回答:“翰溟先生,您是我的老师,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
罗元鲲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想要一幅你的墨宝留作纪念!”
毛泽东爽朗地说道:“这好办,只是怕我的字写得不好,你不满意!”
“哈哈,在一师的时候你的字就出名了,现在更是出神入化了。”
毛泽东谦虚地摇摇头,问老师想要写什么,罗元鲲说道:“可不可以请你为我的寒舍题个舍名?”
毛泽东点点头:“贵府叫什么名字呢?”
“现在就叫罗家大院,没有什么正式的名字!”罗元鲲回答。
图 | 毛泽东在中南海
毛泽东听完老师的话后陷入了沉默,看来还得为老师起一个合适的名字才行,琢磨了半天毛泽东才说道:“老师,您还记不记得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讲‘自食其力’,你说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都不是好汉!”
罗元鲲点点头说道:“润之你记性真好,不过是当年胡诌的罢了。”
“哈哈,当初蒋介石和日本人封锁我们,我们就是靠着您教的‘自食其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彻底粉碎了他们的阴谋,我想,贵府不如就叫‘力食居’,您看怎么样?”
力食居。罗元鲲低声念了一遍,猛地一拍大腿说道:“这个名字太好了,知我者,润之也!”
说完,罗元鲲从口袋里掏出毛泽东之前给的零花钱,一共50万元(旧币)放在毛泽东手里,并说道:“润之,这些钱我不能要,你家里人口多,负担重,我能自食其力!”
毛泽东又将这些钱重新塞回了罗元鲲手里,紧握老师的双手说道:“您放心,这些都是我的稿费,我讲话、写文章都是老师教的,这些稿费你们自然也有份,都是我们‘自食其力’得到的钱,是干净钱,我们一起用!”
原来,罗元鲲一向最恨贪官污吏,毛泽东才特意向老师解释了这些事,罗元鲲见毛泽东这样说,也没有再推辞,受宠若惊地收下了这些钱。
中南海一日游结束后,罗元鲲回到了酒店休息,回去后他一直都在思考什么时候跟毛泽东说过“自食其力”的事情,原来在中南海的时候,罗元鲲根本没有想起来这件事。
琢磨了很久,罗元鲲才发现也就是当初给毛泽东讲魏晋南北朝的时候讲过这件事,当时罗元鲲和学生聊起了陶渊明诗词,他非常欣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赞叹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态度,陶渊明真正做到了自给自足,做到了“自食其力”。
没想到这件事毛泽东竟然一直记得,还深深记在了心里,一辈子教书育人的罗元鲲进一步意识到自己在无意中说的一些话、举的一些例子,都可能会影响学生一辈子,当老师不仅要学识渊博,更要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正面的榜样。
罗元鲲离开北京前,叶子龙亲自送来了毛泽东为罗元鲲写下的舍名“力食居”,罗元鲲小心地将这幅价值千金的纸卷收起来带回了长沙,做成了匾额,挂在了自家的房门上。
每到闲暇时分,罗元鲲总会站在院子里,凝视着毛泽东写下的“力食居”三个字,似乎这三个字是他们师生情的纽带和桥梁,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将中国人“自食其力”的美好品格一直传承下去……
2024-01-11 12:43:31
2024-01-11 12:41:16
2024-01-11 12:39:01
2024-01-11 12:36:47
2024-01-11 12:34:32
2024-01-11 12:32:17
2024-01-11 12:30:02
2024-01-11 01:11:43
2024-01-11 01:09:28
2024-01-11 01:07:13
2024-01-11 01:04:58
2024-01-11 01:02:43
2024-01-11 01:00:28
2024-01-11 00:58:14
2024-01-11 00:55:59
2024-01-11 00:53:44
2024-01-11 00:51:29
2024-01-10 18:08:35
2024-01-10 18:06:20
2024-01-10 18: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