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APP,我手机上有15个!小众+实用+有趣+逼格
2023-12-05 19:52:23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受到宫刑的真相
司马迁的宫刑事件已成为中学时代语文作文表达诸如“不屈”“坚韧”“信仰”主题最好的素材,每年中考高考,屈原都会不停投河,越王勾践会不断卧薪尝胆,司马迁同样也会宫刑成千上万次。
读过《史记》或者看过陈宝国的《汉武大帝》的人都知道,司马迁遭受宫刑是因为李陵事件,但是,仅仅因为帮李陵说了几句好话,就能会让司马迁面临死刑(后以宫刑代替)的处罚吗?
司马迁因言获罪,其根本原因是政治势力斗争的结果。而其直接原因,可能源于历史开的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李陵事件发生在公元前99年,此时汉武帝已将近晚年了,此时的汉武帝对皇后卫子夫的太子刘据并不是很满意,这点从后来的巫蛊之祸事件就可以看出,父子二人并不互相信任。
此时汉武帝宠爱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成语倾国倾城就出自于这位李夫人,面对如此佳人,汉武帝另立李夫人儿子昌邑王刘髆为太子的想法就越加强烈。
倾国倾城 李夫人
而此时,汉朝外戚集团主要有两个,一个主要由卫皇后,卫青,霍去病,霍光及其部将组成的元老军功集团。另一个就是主要由李夫人,李夫人他哥李广利主导的新兴的军功集团。
虽然说李广(李陵为李广之孙)家族与卫青,霍去病多有矛盾,但那也只是内部矛盾,但李广家族一直以来都跟卫霍家族保持着姻亲同僚关系,所以李陵毫无疑问是卫霍集团的成员。
汉武帝前期宠爱卫子夫,重用卫青,霍去病,后来专宠李夫人,此时汉武帝无论是出于对李夫人的偏爱,还是出于制衡卫霍集团的帝王之术,开始重用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极力想让李广利建功封侯。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
浚稽山之战
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而此时,李陵只是被俘,还没有投降。
而李广利率领的三万汉军主力骑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被匈奴切断粮道,陷入重围,最后狈出逃,险些全军覆没。
消息传到长安,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此时的朝臣们深谙汉武帝一心想提拔李广利的心思,保持了舆论的政治正确:对李陵被俘严厉谴责,落井下石,甚至传言李陵已经投降匈奴,而对李广利战败则轻描淡写,不痛不痒一笔带过。
读过《史记》的人都会有一种感受,那就是司马迁是一个性情中人,很容易被英雄事迹所感动,也很痛恨见风使舵的行为。
司马迁
对于李陵,司马迁很欣赏,因为李陵在此之前,每次作战都异常英勇,而且李陵同司马迁都为郎官(相当于为皇帝服务的选调生)出身,根据卫宏《汉书旧仪注》: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证明司马迁还举荐过李陵。
于是,当汉武帝问司马迁如何看待李陵事件的时候,司马迁的满腔热血随之喷涌而出,史书上称之为“盛言”,就是很有气势的意思。
“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其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自流涕,沬血饮泣,更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者。”
“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说得对,说得好,说得妙!但是,你说李陵作战这么英勇,那这次战役失败就不是李陵的责任了咯,那是谁的责任呢?那就只有李广利咯,那李广利又是谁提拔的呢,提拔他的人(汉武帝)要不要负责任呢,而且你司马迁这么说,说得这么偏激,一点也不合稀泥,岂不是把自己定位于卫霍集团的阵营,这跟汉武帝提拔李夫人打压卫皇后的战略背道而驰,还有,你说就说嘛,好好说不行嘛,说话那么“冲”干嘛。
再说了,李陵就是你司马迁提拔的呀!什么意思,错了还不承认是吧?你司马迁还说李陵只是暂时置于匈奴,时机一到还会回归汉朝?那好,先姑且认为如此,先把你关起来,看看李陵到底是不是真的投降匈奴了。
此后汉武帝在公元前97年,再次派公孙敖进攻匈奴,大军出发前,汉武帝特意叮嘱公孙敖打探李陵消息,命他有机会就把李陵接回来。
然而,历史的黑色幽默就此上演了。
李陵,字少卿,汉朝时期叫人一般都不叫名而叫字,所以一般都会喊李陵为李少卿,就像三国时期,曹操叫曹孟德,诸葛亮称孔明一样。但是“少卿”这个字太普遍化了,就像今天的“李建国”“李伟”一样常见,牧羊的苏武,《报任安书》中的任安,字都叫少卿。
李陵百科
公孙敖抓到了几个匈奴的俘虏,审问他们李陵在哪里,俘虏回答,有个叫李少卿的人在帮他们练兵。
多年之后,才得知,为匈奴练兵的人叫李绪,是个小人物,但巧合的是他的字也叫少卿。
汉廷曾派使者出使匈奴。
李陵曾问使者:
“吾为汉将步卒五千人横行匈奴,以亡救而败,何负于汉而诛吾家?”
使者答:“汉闻李少卿教匈奴为兵。
李陵回:“乃李绪,非我也。”
——《汉书 李广苏建传》
但在当时,大家都不知道真相。
李陵“投降”匈奴被坐实之后。汉武帝勃然大怒,李陵叛徒,汉奸,卖国贼,全家族诛!司马迁,你看看,李陵到底还是叛国了吧,你当初信誓旦旦担保李陵,欺君之罪,杀!
当然,李陵是叛国,全家处死罪不容赦,司马迁欺君之罪尚不是出于恶意,死罪有回旋的余地,司马迁选择忍辱负重,以宫刑代替。
由此可见,司马迁获罪,完全是按照司法程序走的,司马迁之前担保过李陵,说李陵不会叛国,然确定了李陵投降匈奴之后,司马迁为李陵说法的行为就变成了欺骗罪,按汉律应当处死。所以司马迁的宫刑并不是汉武帝一时的帝王之怒。
此时的李陵,全家被杀,原本不打算投降的他,也不得不选择投降匈奴,此后胡服左衽,终生没有回到汉朝。
历史的辉煌可歌,历史的悲壮可泣,然而,对于李陵事件来说,这并不是善与恶的斗争,而是善与善的误会。李陵并不想投降,汉武帝也没有放弃李陵,司马迁也为自己的朋友仗义执言,但最终这种善与善的误会还是演变成历史的悲剧,只能让人留下一声叹息,可叹!
2023-12-05 19:52:23
2023-12-05 19:50:08
2023-12-05 19:47:53
2023-12-05 19:45:39
2023-12-05 19:43:24
2023-12-05 19:41:09
2023-12-05 05:56:23
2023-12-05 05:54:08
2023-12-05 05:51:53
2023-12-05 05:49:38
2023-12-05 05:47:23
2023-12-05 05:45:08
2023-12-05 05:42:53
2023-12-05 05:40:38
2023-12-05 05:38:24
2023-12-05 05:36:08
2023-12-04 18:18:57
2023-12-04 18:16:42
2023-12-04 18:14:27
2023-12-04 1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