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注册护士电子化?按着这个流程走,没错的!!!
2024-06-29 00:55:54
“戈壁钢城”藏碧眼绿肺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戈壁钢城”藏碧眼绿肺
——“一带一路上的河西走廊”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报道之三
登上嘉峪关市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内的西部明珠气象塔,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本报记者 吴娜
嘉峪关,中外闻名,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而嘉峪关市,则是地处河西走廊中部西端,因矿建企、因企设市、因关得名的一座“戈壁钢城”。这里工业基础雄厚,随着1958年“酒泉钢铁公司”在此设立,一座新兴的现代化工业城市由此诞生。生产要素富集,让嘉峪关市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和甘肃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
既处戈壁又是钢城,不禁让人想到赤野千里、荒无人烟、了无生机的景象。“到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看,戈壁滩,往后看,鬼门关,抬头看,灰色天。”这是建市之初,来嘉峪关的建设者们形容嘉峪关的顺口溜。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祁连山脚下的嘉峪关,属大陆性荒漠气候,干旱少雨,年均自然降水量85.3毫米,而蒸发量是降雨量的25倍,地表多被砂石覆盖,缺少种植用土。
然而,金秋时节,当本报记者随“一带一路上的河西走廊”大型全媒体采访团来到嘉峪关市东湖生态区,映入眼帘的是“三湖水,一片绿”的风光,温度舒爽,空气清新,满目皆绿,仿佛置身于秀美江南。三座湖泊恰似一颗颗碧色明珠,镶嵌城中。
登上景区内99米高的西部明珠气象塔眺望,远处皑皑祁连雪山群峰连绵,近处东湖景区湖光潋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城外戈壁,城内绿洲。嘉峪关市是如何做到的?
“种活一棵树,就跟养活一个孩子一样不容易。”嘉峪关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建彬介绍,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成立酒泉钢铁公司、设立嘉峪关市以来,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来到嘉峪关工作和生活,防沙治沙、改善环境成为嘉峪关人民关心的“头等大事”。60多年来,嘉峪关人民在这片戈壁滩上与艰苦的自然环境相抗争。
戈壁滩底下全是石头和沙子,没有适合植被生长的土壤,加之气候干旱少雨,嘉峪关进行人为供水和换土,从周边引进种植土,搭配化肥肥料,发酵以后放到树沟里增加肥力。同时,充分利用再生水浇灌树木,积极推广和应用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系统及透水透气铺装材料,注重节水耐旱植物的引进和培育,嘉峪关种植树木的成活率逐年提高,一棵棵、一条条、一片片绿树成长起来。
“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只是嘉峪关实施城市园林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丁建彬说,在嘉峪关,像东湖生态旅游景区一样的公园绿地大大小小有15个,加上110余处公共绿地,它们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形成“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色生活圈。
截至2022年,嘉峪关市建成绿化面积2776公顷、绿化覆盖率40.6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9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积27平方米。2022年,全市空气优良天数319天,占比87.4%。
如今,东湖这片“城市绿肺”已成为嘉峪关人民健身、游客必到的“打卡地”。
作为土生土长的嘉峪关人,丁建彬亲身感受到戈壁变绿洲带来的好处。“发生沙尘暴的频次少了,危害程度也低了。城市变绿变美,也让因‘天下第一雄关’得名的嘉峪关有了新的吸引力。”
近年来,嘉峪关市突出长城文化主题,以大漠风光、绿洲田园和边关风情为依托,以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构成的军事防御体系为主体景观,将嘉峪关长城文化带打造为文旅融合发展经济带。今年上半年,嘉峪关长城博物馆、魏晋墓已接待游客约18万人次。
“湖光山色、戈壁明珠,出门见绿、行路见景”已成为嘉峪关市的亮丽底色。
2024-06-29 00:55:54
2024-06-29 00:53:46
2024-06-29 00:51:39
2024-06-29 00:49:32
2024-06-29 00:47:25
2024-06-29 00:45:18
2024-06-29 00:43:10
2024-06-29 00:41:03
2024-06-29 00:38:55
2024-06-28 07:17:24
2024-06-28 07:15:18
2024-06-28 07:13:12
2024-06-28 07:11:06
2024-06-28 07:09:00
2024-06-28 07:06:54
2024-06-28 07:04:48
2024-06-28 07:02:42
2024-06-28 07:00:37
2024-06-28 06:58:31
2024-06-27 16: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