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岁朱丹直播宣布怀二胎,网友:"卑微丹"站起来了
2024-06-22 21:35:00
请远离成功学,其危害性及谬论有哪些?
成功学的危害——单一化“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
在聊“谬误”之前,先聊聊“危害性”。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丰富性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如果某个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是多样化的,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有活力的,也是健壮的;反之,如果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非常单一化,那么这个社会是僵化的,也是脆弱的(容易崩溃)。
如果你想不通这个道理,可以联想一下大自然中生态圈的例子。生态圈的稳定性和健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中物种的多样化程度。
现在来看看当下,“拜金主义”和“急功近利”是如此之盛行。这里面当然有很多原因(具体的原因分析,可以另写一篇)。在拜金主义泛滥的过程中,成功学虽然【不是】泛滥的根源,但是成功学是泛滥的“催化剂”——很多人受到“成功学”的影响,把“名/利”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于是就导致拜金主义的进一步泛滥。
为了避免误解,俺重申一下:
俺并不反对某些人追求“名/利”。比如商人追求经济利益,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如果整个社会中绝大部分人都在拜金,那这个社会就有大问题了。
成功学的谬误——对“速成”和“捷径”的幻想
非常多的成功学资料都在鼓吹“速成”和“捷径”——这几乎是成功学的主要卖点。所以首先来批一下这个谬误。
为了避免歧义,先界定术语:
本章节所说的“速成”指的是:快速形成某种能力或技能(内在的)。
本章节所说的“捷径”指的是:快速做成某个有价值的事情(外在的)。
◇“速成”的谬误
假设某个【高价值】的技能/能力存在“速成”的方法,那么假以时日,这个方法必定流传开来,并被足够多的人掌握。按照经济学规律(物以稀为贵),一旦足够多的人具备,那么该技能/能力就不可能是高价值的。
所以,成功学所鼓吹的“速成方法”,要么方法本身是假的,要么方法对应的技能是低价值的。
◇“捷径”的谬误
成功学所谓的“捷径”,无非两种:“真捷径”和“假捷径”。
“假捷径”自然无需多说,咱们来聊聊“真捷径”。
说得再通俗一点:
如果你知道某个捷径,通常意味着别人也知道。而捷径如果被足够多的人知道,将不再成为捷径。除非你拥有别人所没有的竞争壁垒。
成功学的谬误——对“复制”的幻想
除了“速成/捷径”,成功学另一个极具忽悠效果的宣传口号就是“可复制性”。
最赤裸裸鼓吹“复制”的,就是臭名昭著的唐骏——此人前些年出了一本书叫做《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大多数成功学的资料,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整理成功人士的所谓“事迹”,其实就是在暗示——你可以复制(照搬)这些成功人士的做法。
但实际上捏,这是非常扯的。原因如下:
1. 每个人具有的内在特质是不同的(性格、毅力、气质、知识结构、人生阅历......)
2. 每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是不同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交圈子......)
3. 如果两个人出生于不同的时代,那么还要考虑时代背景的差异
由于上述这些差异,即使你非常熟悉某个成功人士的事迹,你依然无法复制其成功的案例。
举个例子:
假设现在有某个小青年,具备当年比尔·盖茨【所有的】内在特质(性格、毅力、气质、知识结构、人生阅历......)。你认为这个小青年能再现类似微软的辉煌吗?显然不可能!
为啥不能捏?因为时代不同了——当年微软的崛起,是因为正好赶上 PC(个人电脑)的浪潮。假如没有这样的“时代机遇”,盖茨或许也能创立一家赚钱的公司,但肯定无法像微软那么辉煌。
成功学的谬误——混淆“优秀”和“卓越”
几乎所有成功学的相关书籍/文章/资料,都没有区分这两者。实际上这两者完全不同。
◇定义
俺对“优秀”的定义是:在某个领域成为最好的 20% 就可以称为优秀了。
(为啥比例定为 20% 捏?此处借鉴了《二八原理》)
俺对“卓越”的定义是:某个领域的佼佼者并且能载入史册。(以程序员来举例:比如 Stallman、Linus 可以算是卓越的程序员)
◇差异
为啥说“优秀”和“卓越”完全不同?
要成为“优秀”,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的——大多数情况下,依靠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达成;
相反,要达成“卓越”是【非常难】的,具备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必须的,但也是远远不够滴。除此之外,还需要依靠“运气”,或者叫“随机性”(本文后面会提到“随机性”的话题,到时候俺会解释这点)。
成功学的谬误——幸存者偏见
何为“幸存者偏见”(也叫“存活者偏见”)如果你留意成功学的书籍或文章,你会发现——它们介绍的【绝大部分】案例,都是针对成功人士。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见”。
下面来说一下,“幸存者偏见”导致的谬误。
◇虚假的“充分条件”
很多成功学的资料,在汇总了一大批成功案例之后,会去总结这些成功案例的共性,然后大肆渲染这些共性的重要作用。如此一来,会让读者以为这些共性是成功的充分条件。
但其实捏?并非如此!
因为这些成功学的推销者【没有】去分析失败案例(有些成功学资料分析了失败案例,但是案例太少,不具有参考意义)。说不定某些失败案例的身上,也具有这些共性。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说明这些共性不具有“充分性”(不构成“充分条件”)。
由此可见,只研究成功案例,得出来的结论是【毫无意义】的。
◇虚假的“必要条件”
和前一章节相对应的是——虚假的“必要条件”。
同样是基于“对成功案例的共性的归纳”,成功学的鼓吹者会号称某某共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这样的论调,往往也是不靠谱的。
因为很多成功学的资料,只分析了【非常少】的成功案例(这里所说的“非常少”不是指绝对数量,而是指占总量的比例)。企图根据这么少的样本,来总结出“必要条件”,同样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样本太少,很可能在某个未收集的成功案例中,正好存在【反例】。哪怕只有一个反例,就足以否决某某共性的“必要性”。
成功学的谬误——对“随机性”的忽视
前面介绍了“优秀”与“卓越”的差异——“随机性”对这两者的作用是迥然不同的。
几乎每一个达成“卓越”的成功人士,其成功的背后都有很多随机性的因素在起作用。
以比尔·盖茨为例:
1.他就读的是西雅图著名的私立学校——“湖滨中学”(Lakeside School)。在他就读期间,那所学校开始配备微机(Teletype Model 33)。那时候还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即使是美国的贵族学校,配备微机的也很少。(家用 PC 根本就没有)就是因为这台微机,比尔·盖茨开始迷上编程。
2.同样是在“湖滨中学”,比尔·盖茨认识保罗·艾伦。保罗·艾伦同样迷上编程,他俩成了好朋友。(保罗·艾伦后来成了微软的联合创始人、第二大股东)。
3.他们两人中学毕业后,盖茨进了哈佛大学,艾伦进了华盛顿州立大学。本来天各一方,没机会再聚首。但是艾伦读完大二退学,然后去了 Honeywell 工作,工作城市在波士顿,结果又跟盖茨碰上了。
4.艾伦怂恿盖茨退学。后来盖茨听从了艾伦的建议,也退学了。
然后两人合伙开公司。这时候正好赶上“Intel 发布 8080处理器”,PC 时代开始降临。
列位看官试想一下:
如果盖茨或艾伦,其中一人读了别的中学,他们就不会碰上。
如果湖滨中学没有买那台微机,盖茨与艾伦两人至少不会这么快就迷上编程(可能要等他们读大学)
如果艾伦没有退学,他跟盖茨就不会再次碰头。
如果艾伦退学之后没有去 Honeywell 而是去其它公司工作,他同样不会跟盖茨再次碰头。
如果艾伦没有怂恿盖茨退学,盖茨可能不会那么早离开哈佛。
如果盖茨等到大学毕业再跟艾伦合伙开公司,很可能就错过后来跟 IBM 的合作。也就不会 DOS 操作系统。
从上述可以看出,微软的崛起,依赖于一连串的巧合。只要其中一个巧合不存在,就没有之后的微软霸业。
但是很多鼓吹“卓越”的成功学书籍/文章,往往忽略了随机性的影响。
顺便跑题一下:
刚才提到说:微软的崛起依赖于一系列巧合。但是即便没有微软,在 PC 浪潮之下,很可能会有另一个类似盖茨的人,创立另一家类似微软的公司,并成为 PC 操作系统的霸主。
同样比如中国的马云,就算马云不创建阿里巴巴,同样有李云、张云创建类似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因为这是一个大趋势、大环境使然。正如,就算爱迪生不发明电灯,同样会有别人发明电灯。
简而言之就是——时势造就英雄。在人类历史上,鲜有“英雄造就时势”的,大部分都是“时势造就英雄”。
成功学的谬误——依赖于“伪心理学”
最后再来讲一下成功学领域中的“励志/心灵鸡汤”以及相关谬误。
很多“励志”文章或“心灵鸡汤”文章都会涉及心理学,看上去貌似很唬人(也确实忽悠了很多人,或者说迎合了很多人自我安慰的心理)。但是这类文章涉及的心理学,相当一部分是“伪心理学”(通俗地说就是“伪科学”)。
所以,要判断“伪科学”,你首先要明白啥是“科学”。这个话题有点大,在此处展开,会让本文的篇幅太长。以后有机会谈谈“科学”、“伪科学”、“非科学”这几个概念——不好意思,又挖了一坑。建议大家去看一本很不错的心理学科普。此书的英文名称是《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第7版的中文名是《与众不同的心理学——如何正视心理学》,第8版的中文名是《对“伪心理学”说不》。此书的作者花了相当的篇幅,帮读者区分“科学”与“伪科学”。并且书中也举了很多“伪心理学”的例子。
如今流行的成功学逻辑,本质是一种混蛋或强盗逻辑;妄图用诡辩的语言和虚伪的概念来欺骗他人,是一种不尊重科学和人性的极端功利思想。所以各位珍爱生命,做回自己,远离“成功学”!
2024-06-22 21:35:00
2024-06-22 21:32:54
2024-06-22 21:30:48
2024-06-22 21:28:42
2024-06-22 21:26:37
2024-06-22 21:24:31
2024-06-22 02:48:14
2024-06-22 02:46:08
2024-06-22 02:44:01
2024-06-22 02:41:55
2024-06-22 02:39:48
2024-06-22 02:37:41
2024-06-22 02:35:34
2024-06-22 02:33:28
2024-06-22 02:31:21
2024-06-22 02:29:15
2024-06-21 10:55:38
2024-06-21 10:53:33
2024-06-21 10:51:27
2024-06-21 10: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