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坛身价最高的十大球星:梅西C罗落榜,哈兰德上榜,姆巴佩登顶
2025-03-21 21:07:18
大白若辱的人生哲学
大白若辱的人生哲学
(作者:冯少华)
大白若辱,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真正高洁廉明的人,往往是被忽视甚至嫌弃的。白为阳,代表积极向上的美好;辱为阴,代表人人避讳的负面,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相合,才能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才能得以生存。白,有明白之意。辱,黑色。《素问·气交变大论》言:黑气乃辱;宋朝范应元注本为:黑辱,是污黑的意思,与白相对,最洁白的好像污浊。大白,功劳很大。若辱,好像耻辱一样。
大白若辱,最纯的白有如含垢。真正悟道之人,看起来很窝囊,似乎没有什么道行。凡大德者,皆是最纯净洁白之人,能包容一切污秽浊流,能忍受一切侮辱。身处浊,不被污流所染;性明皎,然似日月当空,无一点云遮雾绕。大德者,与人不择贵贱,接物不较得失,处世不争高强,居卑下而安于自乐。此等大德,了悟白与黑本为一体,故知白而守黑,虽处高贵之位,却似在污浊之地,自谦处下而不自彰显。
《菜根谭》所言的: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晦生。其的思想论说,是对大白若辱的阐明与运用。表面上是述说自然、社会现象:洁白的东西常常从污秽中生成,明显的事物常常于隐晦中形成。若深入探究其内在的精神意蕴,则饱含着大白若辱的人生智慧。洁常自污出,道出了生于污秽者未必一直是最肮脏的,而有可能成为最纯净的;明每从晦生,道出了生于隐晦者未必一直是最昏昧的,而有可能成为最光明的。
大白若辱,真元合一得一之道:四象引领,真元合一,以地界始,真气身、元气身承载天地真元,真元合一于身。大白若辱,立足本质和现象,从有形或无形、存在和意识、自然和社会,阐述了老子思想辩证法的核心内涵,论证了矛盾的普遍性规律。万事成物,只有相对的,没有绝对的,都是一体两面,相生相克,对立统一的整体。洞悉事物的本质,柔,并不是一味地顺从和屈服,毁誉,也未必是出于恶意。
大白若辱,在于揭示修行至高德性能量的操守之道。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坦然放下功名利禄,守正用奇,敢于直面痛苦与磨难,方能淡定自若;立足于长远和整体效益最大化,受辱之时,不怨天尤人,不在乎他人的评判,其所心愿即能达成。居于大白的廉洁、显耀境地,积极保持若辱的戒慎心态,居白思辱,方能永葆大白之人格,从而达到至白、无极之境界;方能复归于德之真实,从而成就大白于天下。
大白若辱,真正的白,能包容一切的颜色。大白,既是人生价值与目标,又是人生修养与境界。若辱,是达到的功夫与路径。明每从晦生,反映在人生修为上,知道昏昧所在,反而能够警醒人脱离昏昧,而走向光明;洁常自污出,体现在人生哲理上,知道污秽所在,反而能够激发人脱离污秽,而成就自我。若从此现象中,悟出事物变化、转化的自然律则。便是透过表象而把握事物本质的哲学思维和人生智慧。
2025-03-21 21:07:18
2025-03-21 21:05:03
2025-03-21 21:02:48
2025-03-21 21:00:34
2025-03-21 20:58:19
2025-03-21 20:56:04
2025-03-21 20:53:49
2025-03-21 14:46:43
2025-03-21 14:44:28
2025-03-21 14:42:14
2025-03-21 14:39:59
2025-03-21 14:37:45
2025-03-21 14:35:30
2025-03-21 14:33:15
2025-03-21 14:31:01
2025-03-21 14:28:45
2025-03-21 14:26:31
2025-03-21 08:37:14
2025-03-21 08:35:00
2025-03-21 08: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