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帕皮是什么皮(纳帕皮是什么皮和真皮)
2024-01-14 21:19:25
贝字旁的字大多与什么有关(贝字旁的字大多与什么有关这类字还有哪些)
王维,西安经开第一小学青年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小学二级教师,陕西省小学语文李涛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工作室课题研讨、学习。
【课文内容分析】
《“贝”的故事》是识字单元的第三课,课文介绍了“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共有两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贝”字的由来。中间的四幅插图,呈现了“贝”字的演变过程,从左到右依次是:实物贝壳图片、甲骨文“贝”字、小篆“贝”字、楷书“贝”字,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贝”字的形态变化过程。
第二自然段介绍了贝壳的两个作用:一是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二是贝壳便于携带,不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正因为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带有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本课由一个“贝”字,引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汉字,并由“贝”的字义,指出用“贝”作偏旁的一系列汉字的大致意思。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喜欢读故事,听故事,讲故事,这篇课文光看课题就能吸引同学们;对于“贝”字的由来、演变及发展,充满好奇、探究的兴趣;对于为什么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的原因和“贝”字背后的故事,更是想去了解、琢磨一番。
【教学目标】
1.认识“甲、骨”等1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漂”,会写“贝、壳”等9个字,会写“动物、贝壳”等9个词语,积累“珍、币”等生字拓展的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讲述“贝”字的故事,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3.能借助图片,了解“镜、珠”等字的偏旁表示的意思。
【教学重点】
1.正确识字、写字。
2.了解“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难点】
讲述汉字“贝”的故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想象 情境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中有什么?(出示图片)
我们一起想象海底景色绚丽,水草轻轻摇曳,一群小鱼慢慢游过。海底的软沙上趴着一些贝类动物,有的慢慢爬行,有的贝壳一张一合,悠闲自得。
2.齐读课题。
3.板书课题 指导书写“贝”字。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观察,想象大海中贝壳悠闲自得的样子,激发学生对贝壳的兴趣,从而引入课文《“贝”的故事》学习。
二、初读课文 学习词语
1.“贝”的故事会讲些什么?快去课文中看看!
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本课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朗读的时候,速度稍慢,读出故事性来。
2.出示词语
(1).教师领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提示“甲骨”的变调)
(3).去掉拼音认读。
【设计意图】本文对“贝”的发展和形变有很神奇的一面,引导学生朗读时读出神奇的语气。
三、交流方法 分类识字
1.出示第一组:珍、饰、赚(都是翘舌音),第二组:随、损、财(平舌音)
2.男生女生对比认读翘舌音和平舌音。
3.第三组:品、贫(前鼻音)
对比与后鼻音“平、评、萍、苹”四个字读音的区别。
4.第四组:甲、骨、类、易、币、赔、购 。
5.小组交流:你有什么好的识字方法记住这几组生字?
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偏旁归类:贝字旁的字有财、赚、赔、购、贫。
借助图片识记:“甲骨文”和 “硬币”。
熟字比较法:晶、森、众——品。
加一笔:日——甲 巾——币。
近义词:容易—简单 损坏—破坏、破损
6.游戏巩固
生字捉迷藏:小贝藏到哪个字,就大声读哪个字。
7.学习多音字“漂”。
8.随堂练习: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学过的识字方法积累识字,学生更容易认识并记住这些字。通过快乐游戏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
四、发现规律 指导书写
1.发现规律,在田字格中呈现九个生字。
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你发现这九个字结构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关键字书写。
“骨”字中间的“秃宝盖”要宽,撑上盖下,要写在“横中线”的上方,第三笔是横折,一笔写成。
“壳”字上边是“士”不是“土”,上横长下横短,最下边“几”的撇和一笔横折弯钩要舒展。
“钱”字第五笔是竖提,右部分是两短横,一短撇,而不是三横。
3.学生跟随书空生字。
4.学生练习书写,提示书写姿势。
【设计意图】重点讲解几个难写易错的字,让学生写正确、美观,达到书写的目的。
五、作业小超市
练习书写本课生字。
第二课时
一、播放视频 导入新课
1.播放汉字演变过程视频。
2.从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
3.中国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每个汉字都有其独有的意思,每个汉字都有一个神奇、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字“贝”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讲述汉字演变的过程,学生直观感受祖先的聪明智慧和中国汉字的历史悠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汉字的发展有初步的了解,为后文的学习做铺垫。
二、再读课文 理清脉络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第一段介绍了什么内容?
2.第一句话介绍了贝壳的作用。
出示贝壳图片,引导理解壳是贝类保护自己身体的最好武器。
过渡:你从第一自然段里,还知道了什么?
3.第二句话介绍了贝字的起源。
(1).根据上下文、贝壳图片,理解贝类的意思。
(2).扇贝、花甲、生蚝统称贝类。
喜鹊、杜鹃、麻雀呢?(鸟类)
黑人、白人、黄种人呢?(人类)
认识学习方法:面对外形相似的事物,能够加以辨识,学会归类,这就是有智慧的学习方法:归类法。
4.理解“贝”的演变过程。
(1).追溯汉字最早的形式:甲骨文。
介绍甲骨文: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它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
对比贝壳实物和甲骨文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课文中哪句话告诉了我们答案?
(2).出示“贝”的演变图片
随着时代变迁,甲骨文“贝”字也逐渐发生变化,由甲骨文的“贝”字演变到小篆的“贝”字,再到楷书“贝”字,多么形象、生动啊!
讲解小篆“贝”字的造字含义:上边是个“目”字,下边是个“八”字,是指贝有像眼睛一样的长圆形,而且可以张合,下面的“八”有分开的意思。
5.齐读第一自然段感受贝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古人可真有智慧呀,利用贝壳的样子创造了汉字贝。还发掘出贝壳很多用处呢?
1.师范读第二自然段,学生思考:贝壳在古代有什么用处?用横线标注出来。
2.学生汇报。
贝壳在古代被当作饰品戴在身上,当作钱币使用。
3.理解“漂亮”和“珍贵”的意思。
“漂亮”形容事物出彩,人物或物体好看,换词“美丽”。
“珍贵”指价值大,意义深刻,宝贵。
4.出示古代贝壳钱币图。
教师引导: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使用,就像我们现在使用人民币一样,用贝壳来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和生活必需品。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使用。
5.能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说说贝壳在古代的两个用处吗?
6.学习“贝”字旁。
(1).古人把贝壳当作钱币,用“贝”作偏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呢?
(2).指名读相关句子。
(3).你能推测出“赚、赔、购、贫、货”这几个字的意思吗?
(4).小组交流讨论。
(5).学生汇报。
赚:获得钱,赚钱; 赔:损失钱财,赔钱;购:用钱买,购物 ;贫是 穷,没钱,贫穷;货指货物。
师总结:他们都是贝字旁,表示和钱财有关。通过推测分析,我们知道了偏旁可以表示字的意思。
(6)拓展“贝”字旁的字“贯”。
出示“贯”字的造字本义和《说文解字》中解释,加深对贝字旁表示和钱财有关的理解。
7.“贝”字旁的字大多和钱财有关,猜猜下面加点字的偏旁又和什么有关系呢?
(1).先试着借助图画猜一猜加点字的读音。
(2).再看图,想想加点字的偏旁与什么有关?(同桌交流)
师总结:古时候的镜子是铜做的,与金属有关,所以“镜”是“金字旁”。“王字旁”也称为“斜玉旁”,与珍贵的玉石有关。
(3).拓展带有“金字旁”的字和“王字旁”的字。
8.齐读第二自然段
从朗读中感受中国汉字的神奇和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智慧。注意读好顿号之间恰当的停顿,顿号的停顿比逗号的停顿稍短。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具体讲解了“贝”的两个特点,及“贝”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本环节通过理解“漂亮”和“珍贵”的意思和了解古代贝壳币的使用,使学生理解“贝”的两个特点的原因,从而理解贝字旁的含义。拓展知识和引入课后题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偏旁表义的特点。
三、拓展汉字 交流故事
1.拓展有关汉字的故事。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汉字的故事?(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交流有关汉字的故事,拓展了本课的内容,增加了学生知识。
四、实践延伸,升华情感
以“汉字故事”为主题开展活动:
1.给家人讲汉字“贝”的故事。
2.推荐阅读《有故事的汉字》,了解更多有趣的汉字故事。
【设计意图】布置给家人讲故事事,是对学习内容的巩固,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识字教学之后,我有以下的感悟:
一、趣味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我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创设情境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励他们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认读不带拼音的字,后半步通过“捉迷藏”的游戏让学生趣味识字,加强巩固。
二、还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发展语言。
教学中,我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具有主观能动的人,我们可以促进他们的成长,但不能代替他们成长,创设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指导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
三、改进惜施
本节课还有些不足之处,对于课外拓展还是没有做到位,应让学生多用字典查询“贝”的生字,并能够有条理的说出“贝”的故事。教会写的九个生字的时间有点仓促,应该有时间尽可能多的指导学生写字,优化写字教学。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利用课件和插图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构字的规律,引导学生感悟、了解汉字的秘密,把课堂交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收集一些汉字的故事,进一步了解汉字奥秘。
编辑:王波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2024-01-14 21:19:25
2024-01-14 21:17:19
2024-01-14 21:15:13
2024-01-14 21:13:07
2024-01-14 21:11:02
2024-01-14 21:08:55
2024-01-14 21:06:50
2024-01-14 10:50:38
2024-01-14 10:48:33
2024-01-14 10:46:27
2024-01-14 10:44:21
2024-01-14 10:42:15
2024-01-14 10:40:09
2024-01-14 10:38:04
2024-01-14 10:35:58
2024-01-14 10:33:52
2024-01-14 10:31:46
2024-01-13 19:16:09
2024-01-13 19:14:03
2024-01-13 19:11:57